株連
關燈
小
中
大
株連
刺客被抓獲後,元禧謀反一案也浮出了水面。正月元恪親政後,元禧因為手中的實權悉數被剝奪,心中十分不安,鹹陽王國他的屬僚又經常在他身邊說,陛下親政後,肯定不會放過他。加上廣陵王元羽死在了元禧謀逆前幾日,他們認為元羽的死是元恪從中作梗,更加覺得這是元恪要對諸位叔叔下手的前奏,才在萬般憂懼之下走上了謀逆的歧途。
元恪巡行小平津時,元禧在城西別院意欲謀反,因為他手下眾人議論紛紛,加上元禧本人猶豫不決,他們謀反的計劃還沒有最終敲定,約定謀逆之人就各自散去了。之後,附於元禧的楊始集便飛奔到小平津向元恪告發元禧要謀逆之事。若非楊始集來得稍微晚了些,那個早先受命刺殺元恪的刺客根本接近不了我們,元恪也不會為此而受傷。
刺客的招供和楊始集的告發,讓元恪勃然大怒,他當即讓於忠返回京城查看京城情況。得知於烈已有防備,京城並未受逆黨控制,元恪才下詔返宮,並派親信去捉拿元禧。
當天夜裏,元禧就被禁軍俘獲。事情被一五一十查證清楚後,我才知道我堂姐婉儀竟然知道元禧的謀逆意圖,但她卻沒有阻止他,甚至她的長兄,我的堂兄伯尚也親自參與了整件事情的謀劃。
因為元禧之逆,我二姐夫被處以死刑。我絲毫沒有想到,看似與我無關的元禧謀逆,竟然給我至親的家人帶來了滅頂之災。
我二姐夫鄭洪建是我舅舅的兒子,是我的表哥。得知我二姐夫被判了死罪時,我二姐踉踉蹌蹌地找到我,求我和彥和一起進宮求元恪可以法外開恩,饒他一命:“媛華,你二姐夫的事,你肯定知道了。他是你姐夫,也是你親表哥,殿下是陛下的親叔叔,你和殿下一定要救救他。”
我二姐在那兒聲淚俱下,我心中卻十分猶豫。見彥和面帶難色,我思索片刻後說道:“姐姐,不是我不幫你。只是,現在我和彥和的處境你也不是不清楚。陛下對我們不信任,他親政後彥和便一直閑居在家。何況,二姐夫實在是糊塗。”
“可是……”
“姐姐,其他事都好說,只是這件事,我和殿下也沒辦法。陛下受傷時,我就在他身邊,我親眼看到了事態的危急和事後陛下的震怒,我們真的無能為力。”終於,我冒著得罪同胞姊妹的風險拒絕了我二姐。
二姐離開時,我知道她心有不甘,但她並非不明事理之人,過段時間,她自然會明白的。
二姐離開後,彥和憂慮道:“媛華,我們這樣做會不會太不近人情了?”
這件事的確非同小可,一不小心甚至可能給我們彭城王府帶來災難。如今我能做的,就是盡量不讓彥和因這類人情世故牽涉其中。
我說道:“並非我們不近人情,而是,我們也無能為力。這件事情如此惡劣,陛下連二哥都沒有放過,又何況是我姐夫。”
“宗室貴族甚至我們兄弟都不敢為二哥和二嫂求情,又何況其他附逆之人。”他嘆息道。
我平靜地朝他解釋道:“二哥謀逆一事,我三伯家參與了,陛下可以理解他是二哥的外家。可我二姐夫呢,他只是二哥屬官,他原本可以不參與的,但他卻選擇了附逆。陛下怎麽可能會饒了他?如今,我只有不為他求情,才是於我們最有利的。”
我二姐夫是元禧先前太尉府的祭酒,他與元禧一向有私交。元禧為首輔大臣時,他更是親附元禧。如今,終於一同與元禧走上了歧途。若是我去求元恪,他有可能放過二姐夫一命。但是,他已是一國之君,我與他,總歸君臣有別。即使他還記得昔日情分,我也不敢隨便求他什麽。畢竟,人心是最經不起消耗的。
“可是,謀逆之罪,罪不可恕。你二姐夫難逃一死,你二姐和她的孩子們亦有可能受到牽連被流放。”
“如果真是這樣,我只能親自去父親墳前向他告罪了。” 一想到這裏,我亦心痛不堪。那是我的親姐姐,我何嘗不想她能躲過一劫,只是我亦無能為力。
“媛華,你別擔心,雖然我們左右不了陛下的決定,但萬一事情到了最糟的地步,我也一定會保證保住你二姐和她孩子們的生命安全。”
彥和輕柔的話語減輕了幾分我的憂慮,我知道他一向言而有信,這也是他能力範圍內能做到的最好。
這場後果慘烈的謀逆中,主謀鹹陽王元禧和我堂姐被雙雙賜死。我三伯家的堂兄伯尚因參與謀反被誅,仲尚因兄長伯尚參與謀反被連坐賜死,堂弟季凱與延慶、延度因年齡尚小,與我三伯母一起被流放邊境。我二姐夫鄭洪建和他弟弟鄭祖育一同伏法,罪止本身,不牽涉家人。我大伯家的堂兄李韶也被從並州刺史的任上征召還京,廷尉查證後雖然證實我堂兄李韶不知鹹陽王謀逆一事,但元恪還是因為他是伯尚的五服兄弟將他免官。甚至連我大姐夫兄弟二人,都因為是二姐夫的五服親屬,而受到牽涉被免官。若非我大哥避嫌,一向不與鹹陽王和三伯家來往,此事也勢必要牽連到他。
元恪因拉我那一把而受傷,我心中十分過意不去。這幾天,我的擦傷基本好了,料想他的傷也應該痊愈了,我便向彥和說想進宮看看他:“彥和,我想進宮看一下陛下的傷怎麽樣了。”
“應該的,陛下畢竟是為你受的傷。”
想了許久,我告訴了他我和元恪的過往:“陛下之所以救我,並不只因為我是你的妻子,也不只是我發現了那個刺客,也是因為很早之前我們就認識。”
“你們認識?”得知我與元恪認識,彥和很是意外,隨即他又說道,“你與陛下同歲,也曾數次出入宮禁,認識也很正常。”
“太後去世前,曾將我帶到宮裏撫養過小半年,我是那時候在宮裏偶然認識的陛下。小時候,我跟陛下、廢太子都很熟。後面雖多年未見,但他還記得小時候我們一起玩耍的情意。”
我心知,我若不告訴彥和我與元恪早年認識,他也不會問。但是,元恪是一國之君,即使是我先發現的刺客,他為了周全不救我也無可厚非。他肯不計風險親自救我,自然不只是我彭城王妃的身份,若此時不向彥和解釋,日後他心中有疑慮,對我們都不好。然而,我只能告訴他我與元恪認識,並不能告訴他我與元恪昔日曾至商談婚嫁的地步。我信彥和,但我不想他因此而憂惱。
“原來如此。不過,媛華我就不陪你進宮了。如今,我賦閑在家,還是能不進宮就不進宮。”
彥和自從賦閑在家後,便能不見元恪就不見。如今,亦是如此。他沒有像以往一般陪我一同進宮,我雖意外,但還是同意了。
我請求覲見的奏疏很快便批覆了下來,我順利在式乾殿見到了元恪。見到我時,他臉上甚至露出了笑意,說道:“媛華,你來看我了。”
見到他,我向他行禮道:“陛下,媛華特來請罪,若非我,你就不會受傷了。”
他扶起我,淡淡地說道:“媛華,是你先發現的刺客,若非你,我的情形會更加危險。我做的比不上那個情形下你為我做的一半,你何罪之有?”
見他氣色似乎還好,我問道:“陛下,你的傷怎麽樣了?”
他伸出手掌給我看傷口:“你看,已經沒事了。”
還好他的傷口基本痊愈了,不然我心中的自責怕是更多。我一向不願意欠別人人情,可如今,卻不得不欠他一個人情。想到這裏,我只得說道:“陛下此恩,媛華必然銘記終身。”
“媛華,你不必如此。那天你也受傷了,看到你受傷,我也很心疼。”他頓了頓又說道,“只是,我對鹹陽王實在不薄,他執政時,多番違法亂紀,我念他是先帝的兄弟,也沒有對他大加斥責。可如今,我不過是拿走了他手中的實權,他竟然要謀逆,真是太讓我失望了。你都不知道,於烈審問之後,我才知道,直閣中的禁軍半數都是元禧逆黨。若非我福大命大,說不定元禧就要得逞了。宗室親王,到底還有幾個能相信!”
元恪此言,讓我心中一驚。元禧無端謀逆,讓尚對宗室親王觀感可以的元恪,瞬間變得多疑了。遷洛以後,元恪遭遇諸多變故,這些年,因為一直處於極度的不安全感中,他的性情也有了不小的變化。如今,他可能最信任的便是他的東宮屬僚、早年間服侍他和他母親的宮人以及他的舅舅高肇等人。
我心知他對彥和的信任比不上先帝,但此時此地並不適合為彥和說話。思索之後,我說道:“不管前事如何,我和彭城王殿下,一定始終與陛下同一戰線。”
見我如此回答,元恪方才放松了心緒。彥和雖已賦閑在家,但畢竟聲望一直在,如果他們君臣和諧,對國家來說,未嘗不是福氣。
元禧和我堂姐因為是被賜死的,只能被草草埋在邙山。元禧和我堂姐死後,元恪雖沒有為難他們的孩子,但卻給予了嚴厲的懲處——除去宗室屬籍,貶為庶民。元禧數年來積累的財產,也全部被元恪沒收,其中的大部分被賜給了他舅舅高肇和寵臣趙修,其餘的分賜給了內外官員,多的分到了百餘匹布帛,少的也有十數匹。
元禧的資財被全部沒收,他的遺孤們都缺衣少食,而這些遺孤,也沒有任何人敢加以接濟,即使是元禧的兩個同母姐妹也不例外。終究是骨肉相連的兄弟,即使元禧生前一向與彥和不和,彥和還是在不久後向我提出要接濟他的孩子們。
元禧子女眾多,除了已出嫁的兩個女兒和已死的長子,他還有七個兒子和一個女兒,這其中有我堂姐所生的世子元曄和比楚華大兩歲的女兒幼英。世人都說兄弟情深,可兄弟情義在元禧心中從來都是淡薄的,他怕是從來想不到,他死後,他的遺孤會是被他一向不信任和敵視的彥和接濟的。我雖不是心胸狹隘之人,但我自認我做不到彥和那般。
“彥和,你說你二哥為什麽要謀逆?”陪彥和去鹹陽王府看過元禧的孩子們後回到家,我想到在宮裏時元恪對我說的那些話,疑惑不解地問他。
他只是搖了搖頭,很久才說道:“二哥他……一直以來野心都很大。皇兄幼年時,因為十分聰慧,被太後擔心長大後不利馮氏,於寒冬臘月被單衣禁閉於透風的木屋。那時,太後就決定要廢了皇兄,還召來了小皇兄一歲的二哥,要立他為帝。後來,因為穆泰、元丕和岳父的極力進諫,皇兄才得以保住皇位。可能自那時起,他心中便有一個模糊的想法,覺得自己有登上皇位的資本吧。”
彥和說的這件事情我知道。但是,元禧有幾斤幾兩我很清楚,他的能力和品行連彥和都比不過,更不要說先帝了。
“先帝經天緯地,他哪裏比得上?”
聽到我對元禧的評價,彥和又道:“陛下被冊為太子後,有一次家宴,皇兄對我們兄弟們說,若是自己百年之後,嗣君可輔則輔,不可輔就讓我們取而代之,千萬不能讓江山落入異姓之手。大魏江山傳承,從來都是父死子繼,並無兄終弟及的道理。皇兄如此說,不過是表達對我們的信任,其他兄弟聽過之後也不過一笑了之。二哥……可能是因為這些,有了不安分的想法。我原以為,他不過是專權,沒想到他竟會如此。只可惜,他從來不知進退。”
彥和說起這些往事,我才明白元禧之心並非一日二日了:“原來如此。”
只是,先帝在家宴時說出嗣君可輔則輔的話,怕是元恪知道後心中難免會對諸位皇叔產生芥蒂。如今想來,正月時,他以強勢手段親政,或許就是因為心中一直忌憚他正值壯年的皇叔們。想到這裏,我更是明白了何以彥和在先帝去世後一直謹言慎行。
“皇兄遺詔令二哥為輔政大臣,並非不知他的心思。皇兄安排他為首輔,本意是給他足夠的權力,讓他做好輔政大臣。可他,輔政的目的達到了,卻還不滿足,甚至想法設法要控制禁衛軍。這一切,豈會被人主所容?”
彥和又一番解釋後,我沒有再追問,反倒是想起了我們的現狀。如今,彥和閑居在家,雖然不能再施展抱負,但能夠換來一家人平淡的安定日子,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。福禍相依,焉知不是福呢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刺客被抓獲後,元禧謀反一案也浮出了水面。正月元恪親政後,元禧因為手中的實權悉數被剝奪,心中十分不安,鹹陽王國他的屬僚又經常在他身邊說,陛下親政後,肯定不會放過他。加上廣陵王元羽死在了元禧謀逆前幾日,他們認為元羽的死是元恪從中作梗,更加覺得這是元恪要對諸位叔叔下手的前奏,才在萬般憂懼之下走上了謀逆的歧途。
元恪巡行小平津時,元禧在城西別院意欲謀反,因為他手下眾人議論紛紛,加上元禧本人猶豫不決,他們謀反的計劃還沒有最終敲定,約定謀逆之人就各自散去了。之後,附於元禧的楊始集便飛奔到小平津向元恪告發元禧要謀逆之事。若非楊始集來得稍微晚了些,那個早先受命刺殺元恪的刺客根本接近不了我們,元恪也不會為此而受傷。
刺客的招供和楊始集的告發,讓元恪勃然大怒,他當即讓於忠返回京城查看京城情況。得知於烈已有防備,京城並未受逆黨控制,元恪才下詔返宮,並派親信去捉拿元禧。
當天夜裏,元禧就被禁軍俘獲。事情被一五一十查證清楚後,我才知道我堂姐婉儀竟然知道元禧的謀逆意圖,但她卻沒有阻止他,甚至她的長兄,我的堂兄伯尚也親自參與了整件事情的謀劃。
因為元禧之逆,我二姐夫被處以死刑。我絲毫沒有想到,看似與我無關的元禧謀逆,竟然給我至親的家人帶來了滅頂之災。
我二姐夫鄭洪建是我舅舅的兒子,是我的表哥。得知我二姐夫被判了死罪時,我二姐踉踉蹌蹌地找到我,求我和彥和一起進宮求元恪可以法外開恩,饒他一命:“媛華,你二姐夫的事,你肯定知道了。他是你姐夫,也是你親表哥,殿下是陛下的親叔叔,你和殿下一定要救救他。”
我二姐在那兒聲淚俱下,我心中卻十分猶豫。見彥和面帶難色,我思索片刻後說道:“姐姐,不是我不幫你。只是,現在我和彥和的處境你也不是不清楚。陛下對我們不信任,他親政後彥和便一直閑居在家。何況,二姐夫實在是糊塗。”
“可是……”
“姐姐,其他事都好說,只是這件事,我和殿下也沒辦法。陛下受傷時,我就在他身邊,我親眼看到了事態的危急和事後陛下的震怒,我們真的無能為力。”終於,我冒著得罪同胞姊妹的風險拒絕了我二姐。
二姐離開時,我知道她心有不甘,但她並非不明事理之人,過段時間,她自然會明白的。
二姐離開後,彥和憂慮道:“媛華,我們這樣做會不會太不近人情了?”
這件事的確非同小可,一不小心甚至可能給我們彭城王府帶來災難。如今我能做的,就是盡量不讓彥和因這類人情世故牽涉其中。
我說道:“並非我們不近人情,而是,我們也無能為力。這件事情如此惡劣,陛下連二哥都沒有放過,又何況是我姐夫。”
“宗室貴族甚至我們兄弟都不敢為二哥和二嫂求情,又何況其他附逆之人。”他嘆息道。
我平靜地朝他解釋道:“二哥謀逆一事,我三伯家參與了,陛下可以理解他是二哥的外家。可我二姐夫呢,他只是二哥屬官,他原本可以不參與的,但他卻選擇了附逆。陛下怎麽可能會饒了他?如今,我只有不為他求情,才是於我們最有利的。”
我二姐夫是元禧先前太尉府的祭酒,他與元禧一向有私交。元禧為首輔大臣時,他更是親附元禧。如今,終於一同與元禧走上了歧途。若是我去求元恪,他有可能放過二姐夫一命。但是,他已是一國之君,我與他,總歸君臣有別。即使他還記得昔日情分,我也不敢隨便求他什麽。畢竟,人心是最經不起消耗的。
“可是,謀逆之罪,罪不可恕。你二姐夫難逃一死,你二姐和她的孩子們亦有可能受到牽連被流放。”
“如果真是這樣,我只能親自去父親墳前向他告罪了。” 一想到這裏,我亦心痛不堪。那是我的親姐姐,我何嘗不想她能躲過一劫,只是我亦無能為力。
“媛華,你別擔心,雖然我們左右不了陛下的決定,但萬一事情到了最糟的地步,我也一定會保證保住你二姐和她孩子們的生命安全。”
彥和輕柔的話語減輕了幾分我的憂慮,我知道他一向言而有信,這也是他能力範圍內能做到的最好。
這場後果慘烈的謀逆中,主謀鹹陽王元禧和我堂姐被雙雙賜死。我三伯家的堂兄伯尚因參與謀反被誅,仲尚因兄長伯尚參與謀反被連坐賜死,堂弟季凱與延慶、延度因年齡尚小,與我三伯母一起被流放邊境。我二姐夫鄭洪建和他弟弟鄭祖育一同伏法,罪止本身,不牽涉家人。我大伯家的堂兄李韶也被從並州刺史的任上征召還京,廷尉查證後雖然證實我堂兄李韶不知鹹陽王謀逆一事,但元恪還是因為他是伯尚的五服兄弟將他免官。甚至連我大姐夫兄弟二人,都因為是二姐夫的五服親屬,而受到牽涉被免官。若非我大哥避嫌,一向不與鹹陽王和三伯家來往,此事也勢必要牽連到他。
元恪因拉我那一把而受傷,我心中十分過意不去。這幾天,我的擦傷基本好了,料想他的傷也應該痊愈了,我便向彥和說想進宮看看他:“彥和,我想進宮看一下陛下的傷怎麽樣了。”
“應該的,陛下畢竟是為你受的傷。”
想了許久,我告訴了他我和元恪的過往:“陛下之所以救我,並不只因為我是你的妻子,也不只是我發現了那個刺客,也是因為很早之前我們就認識。”
“你們認識?”得知我與元恪認識,彥和很是意外,隨即他又說道,“你與陛下同歲,也曾數次出入宮禁,認識也很正常。”
“太後去世前,曾將我帶到宮裏撫養過小半年,我是那時候在宮裏偶然認識的陛下。小時候,我跟陛下、廢太子都很熟。後面雖多年未見,但他還記得小時候我們一起玩耍的情意。”
我心知,我若不告訴彥和我與元恪早年認識,他也不會問。但是,元恪是一國之君,即使是我先發現的刺客,他為了周全不救我也無可厚非。他肯不計風險親自救我,自然不只是我彭城王妃的身份,若此時不向彥和解釋,日後他心中有疑慮,對我們都不好。然而,我只能告訴他我與元恪認識,並不能告訴他我與元恪昔日曾至商談婚嫁的地步。我信彥和,但我不想他因此而憂惱。
“原來如此。不過,媛華我就不陪你進宮了。如今,我賦閑在家,還是能不進宮就不進宮。”
彥和自從賦閑在家後,便能不見元恪就不見。如今,亦是如此。他沒有像以往一般陪我一同進宮,我雖意外,但還是同意了。
我請求覲見的奏疏很快便批覆了下來,我順利在式乾殿見到了元恪。見到我時,他臉上甚至露出了笑意,說道:“媛華,你來看我了。”
見到他,我向他行禮道:“陛下,媛華特來請罪,若非我,你就不會受傷了。”
他扶起我,淡淡地說道:“媛華,是你先發現的刺客,若非你,我的情形會更加危險。我做的比不上那個情形下你為我做的一半,你何罪之有?”
見他氣色似乎還好,我問道:“陛下,你的傷怎麽樣了?”
他伸出手掌給我看傷口:“你看,已經沒事了。”
還好他的傷口基本痊愈了,不然我心中的自責怕是更多。我一向不願意欠別人人情,可如今,卻不得不欠他一個人情。想到這裏,我只得說道:“陛下此恩,媛華必然銘記終身。”
“媛華,你不必如此。那天你也受傷了,看到你受傷,我也很心疼。”他頓了頓又說道,“只是,我對鹹陽王實在不薄,他執政時,多番違法亂紀,我念他是先帝的兄弟,也沒有對他大加斥責。可如今,我不過是拿走了他手中的實權,他竟然要謀逆,真是太讓我失望了。你都不知道,於烈審問之後,我才知道,直閣中的禁軍半數都是元禧逆黨。若非我福大命大,說不定元禧就要得逞了。宗室親王,到底還有幾個能相信!”
元恪此言,讓我心中一驚。元禧無端謀逆,讓尚對宗室親王觀感可以的元恪,瞬間變得多疑了。遷洛以後,元恪遭遇諸多變故,這些年,因為一直處於極度的不安全感中,他的性情也有了不小的變化。如今,他可能最信任的便是他的東宮屬僚、早年間服侍他和他母親的宮人以及他的舅舅高肇等人。
我心知他對彥和的信任比不上先帝,但此時此地並不適合為彥和說話。思索之後,我說道:“不管前事如何,我和彭城王殿下,一定始終與陛下同一戰線。”
見我如此回答,元恪方才放松了心緒。彥和雖已賦閑在家,但畢竟聲望一直在,如果他們君臣和諧,對國家來說,未嘗不是福氣。
元禧和我堂姐因為是被賜死的,只能被草草埋在邙山。元禧和我堂姐死後,元恪雖沒有為難他們的孩子,但卻給予了嚴厲的懲處——除去宗室屬籍,貶為庶民。元禧數年來積累的財產,也全部被元恪沒收,其中的大部分被賜給了他舅舅高肇和寵臣趙修,其餘的分賜給了內外官員,多的分到了百餘匹布帛,少的也有十數匹。
元禧的資財被全部沒收,他的遺孤們都缺衣少食,而這些遺孤,也沒有任何人敢加以接濟,即使是元禧的兩個同母姐妹也不例外。終究是骨肉相連的兄弟,即使元禧生前一向與彥和不和,彥和還是在不久後向我提出要接濟他的孩子們。
元禧子女眾多,除了已出嫁的兩個女兒和已死的長子,他還有七個兒子和一個女兒,這其中有我堂姐所生的世子元曄和比楚華大兩歲的女兒幼英。世人都說兄弟情深,可兄弟情義在元禧心中從來都是淡薄的,他怕是從來想不到,他死後,他的遺孤會是被他一向不信任和敵視的彥和接濟的。我雖不是心胸狹隘之人,但我自認我做不到彥和那般。
“彥和,你說你二哥為什麽要謀逆?”陪彥和去鹹陽王府看過元禧的孩子們後回到家,我想到在宮裏時元恪對我說的那些話,疑惑不解地問他。
他只是搖了搖頭,很久才說道:“二哥他……一直以來野心都很大。皇兄幼年時,因為十分聰慧,被太後擔心長大後不利馮氏,於寒冬臘月被單衣禁閉於透風的木屋。那時,太後就決定要廢了皇兄,還召來了小皇兄一歲的二哥,要立他為帝。後來,因為穆泰、元丕和岳父的極力進諫,皇兄才得以保住皇位。可能自那時起,他心中便有一個模糊的想法,覺得自己有登上皇位的資本吧。”
彥和說的這件事情我知道。但是,元禧有幾斤幾兩我很清楚,他的能力和品行連彥和都比不過,更不要說先帝了。
“先帝經天緯地,他哪裏比得上?”
聽到我對元禧的評價,彥和又道:“陛下被冊為太子後,有一次家宴,皇兄對我們兄弟們說,若是自己百年之後,嗣君可輔則輔,不可輔就讓我們取而代之,千萬不能讓江山落入異姓之手。大魏江山傳承,從來都是父死子繼,並無兄終弟及的道理。皇兄如此說,不過是表達對我們的信任,其他兄弟聽過之後也不過一笑了之。二哥……可能是因為這些,有了不安分的想法。我原以為,他不過是專權,沒想到他竟會如此。只可惜,他從來不知進退。”
彥和說起這些往事,我才明白元禧之心並非一日二日了:“原來如此。”
只是,先帝在家宴時說出嗣君可輔則輔的話,怕是元恪知道後心中難免會對諸位皇叔產生芥蒂。如今想來,正月時,他以強勢手段親政,或許就是因為心中一直忌憚他正值壯年的皇叔們。想到這裏,我更是明白了何以彥和在先帝去世後一直謹言慎行。
“皇兄遺詔令二哥為輔政大臣,並非不知他的心思。皇兄安排他為首輔,本意是給他足夠的權力,讓他做好輔政大臣。可他,輔政的目的達到了,卻還不滿足,甚至想法設法要控制禁衛軍。這一切,豈會被人主所容?”
彥和又一番解釋後,我沒有再追問,反倒是想起了我們的現狀。如今,彥和閑居在家,雖然不能再施展抱負,但能夠換來一家人平淡的安定日子,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。福禍相依,焉知不是福呢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